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课程考核方案

发布日期:2016-03-08    浏览次数: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讲教师

适用专业

高职各专业

教学年级

大二

课程概况

一、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培养出德能兼备的一线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课程总体培养目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等,在学习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以及三大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能力目标:本课程根据自身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进而帮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掌握和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政策的政治觉悟,自觉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立足本职,多做贡献,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去。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十二个章节,我们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修订版)。统一使用教学团队设计的进度计划、课件、教辅资料、练习题库和实训项目。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我们注重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依据,并搜集与其相关的视频资料和案例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教学中密切联系我院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道德观与法制观教育是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精心设计,力求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我们针对教学难点力求有所突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课程的一个难点来自教学内容即课程的理论高度与学生实际的距离;另一个难点来自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这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知识的综合性。教材内容相当精炼,我们教师讲课过程当中,要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灵活性。这本书是从问题出发的,对理论的选择也是针对问题来选择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每一章甚至每一节的切入点,这样才能保持教材的灵活性,才会把教材用活。

课程学时:

课程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训(实践)学时

64

36

28

课程考核方案

考核方式的改革。

第一,考核手段的改革。毛概课为考查课,考核手段也相应地作了适当调整,同时加大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

第二,考核内容的改革。毛概课的目标就是将以育人为目标的理论教育和以树人为目标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考核内容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部分,是考查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指标。考核内容改变了过去单一理论知识考核的形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考核内容的构成

过程考核(40%)

出勤 课堂表现 提问 讨论 辩论 演讲 观后感

能力考核(20%)

文体活动 公益活动 日常行为表现

知识考核(40%)

名词解释 简答题 案例分析 课后作业

具体如下:

一、知识考核

要求: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1、成绩配比

知识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40%,即该项满分40分。

2、考核内容

深刻理解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大理论成果之中的精髓和灵魂。如假期安排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的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每学期4次作业,每次作业满分10分。缺一次扣10分,完成的按作业的质量打10,9,8分不等.

3、考核方式

书面完成:如做作业、简答题、案例分析

二、能力考核

主要是:自主学习能力及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成绩配比

能力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20%,即该项满分20分。

2、考核内容

组织学生座谈讨论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要求学生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如高考改革等进行提问、演讲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分

3、考核方式

课堂完成

三、过程考核

在过程考核中坚持以能力为核心。

1、成绩配比

过程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40%,即该项满分40分。

2、考核内容

(1)考勤

考勤严格认真地进行记录,并具备原始记录的留存文件。

(2)思想态度与纪律意识

参与学习的活跃度,学习态度的积极性,学习的认真与勤奋程度,遵守学习纪律意识等。

(3)职业素质表现

公德认知、敬业精神、团队意识、领导与组织能力、专业天赋与特长、劳动意识、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

3、考核方式

(1)考勤(总分20分)

考勤采用任课教师课堂点名记录制,每次课采用抽点和全员点名相结合的方式;如本学期是正常到加2分,迟到扣1分,请假扣0.5分,第一次旷课扣3分,第二次旷课扣5分,第三次旷课扣10分。

(2)思想态度与纪律意识(总分10分)

根据参与学习的活跃度,学习态度的积极性,学习的认真与勤奋程度,遵守学习纪律意识等,视具体情况给予1—10分,赋分并记录。

(3)职业素质表现(总分10分)

此项采用加分制,根据学生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领导与组织能力、专业天赋与特长、劳动意识等方面的表现情况,给予奖励1—10分,赋分并记录。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讲教师

适用专业

各专业

教学年级

三年制一年级

课程概况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律常识、法制观念的教育和以我国宪法为核心的杜会主义法律体系各个部门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的人生观理论和知识的教育。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才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

二、课程总体培养目标

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总体目标是对新的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与研究,充分体现新大纲的教学要求;加强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探索,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力争使本课程在这几年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在学院具有较深影响的课程。

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知识目标

(1)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

(2)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3)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4)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能力目标

(1)培养大学生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2)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3)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4)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5)培养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三、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学时:

课程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训(实践)学时

60

52

8

学习情境(单元)名称

子学习

情境1

子学习

情境2

子学习

情境3

子学习情境4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单元)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适应人生新阶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4

教学时数

2

2

学习情境(单元)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境

(单元)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义

做忠诚的爱国者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境(单元)4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境(单元)5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境(单元)6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

教学时数

2

2

2

2

学习情境(单元)7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8

教学时数

2

4

2

学习情境(单元)8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8

教学时数

2

2

2

2

课程考核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生观、道德观与法制观。道德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在长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历练之后才能形成的。其中,还会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它又是复杂的。鉴于此,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存在很大的困难。本课程的考核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单项考核与多元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既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也追求学生个体素质能力的培养。以期实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即课堂参与、作业、测验等占总评的60%。期末考试(开卷)占总评的40%。从学生在讨论、辩论中的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论文的撰写等方面评定平时成绩。

一、知识考核

1.成绩配比

知识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40%,共40分。

2.考核内容

(1)学习情境(单元1)的考核: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理解接受高职教育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核心体系;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与新同学交流、沟通、辩论的方法和技巧;方法能力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2)学习情境(单元2)的考核:专业能力主要考核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掌握自身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方法能力主要体现在全面、系统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情境(单元3)的考核:专业能力主要考核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点;社会能力主要考核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方法能力主要考核与人交流的方法,学会就事论理的方法。

(4)学习情境(单元4)的考核:专业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高尚的人生目的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内涵;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主要体现为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团结心和社会责任感。

(5)学习情境(单元5)的考核: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比较能力;方法能力是掌握演绎法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6)学习情境(单元6)的考核:专业能力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用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与精神分析有关法律案件,培养法律意识;社会能力考查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方法能力考查学生掌握演绎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的情况。

(7)学习情境(单元7)的考核:专业能力考核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社会能力考查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预测等方面的能力;方法能力是考核学生掌握归纳法、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的情况。

(8)学习情境(单元8)的考核: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的内容,能用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分析当今校园恋爱;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全面、系统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考查学生的理性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3.考核方法

书面作业每个学期预计布置4次左右作业,按每次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测赋分,总分40分,每次作业满分10分,A+为10分,A为9分,A-为8分,B+为7分,B为6分,B-为5分,C为0分。字迹端正,正确率百分百得A+或A 。最终所有作业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在教师手册上记录。

二、能力考核

1.成绩配比

能力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30%。共30分。

2.考核内容

模块1:绪论和1、2章

(1)了解高职的特点,适应高职学习、生活,目的在于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职的教学、学习和生活。10分

(2)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主要论述理想和信念的基本内涵、特点以及在人生发展过程的作用。10分

(3)社会理想和信念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10分

模块2:4、5、6部分内容

(1)道德基本理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10分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10分

(3)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提升自己道德的层次。10分

模块3:5、6部分内容及7章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渊源,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与实施,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征和总体内容。10分

(2)我国民法、行政法、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调节的主要关系。10分

(3)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各相关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定。10分

实践调研活动

(1)实践结果的真实性,调研报告的科学性。10分

(2)设计调查背景、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运用调查方式及方法、调查数据分析方法、调查进度安排、经费预算、调查组织计划、调查问题的附录。10分

(3)运用写作格式、参考文献。10分

3.考核方式

做职业规划、学期规划;搞社会实践调研。规划联系社会和个人实际,操作性强,10分;规划比较联系社会和个人实际,有操作性,8分;规划能联系社会和个人实际,有操作性,6分;规划联系社会和个人实际差,不具有操作性,4分。社会调研报告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强,结论科学。10分;社会调研报告具有写实性、有针对性、逻辑性、结论比较科学性。8分;社会调研报告具有写实性、针对性不强、逻辑性稍差、结论比较科学性。6分;社会调研报告具有写实性、针对性差、逻辑性差、结论科学性不强。4分。

三、过程考核(素质考核)

1.成绩配比

过程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30%,即该项满分30分

2.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1)考勤

此项占过程考核2/3比重(满分20分);

考勤采用课堂点名抽点和全员点名相结合的方式;

① 凡无正规请假手续而缺课者,缺一次(两节)记1次旷课;凡无正当原因而迟到、早退者,记为0.5次旷课;

② 全勤得满分

③ 凡旷课1次扣10分,请假一次扣2分,直至扣完考勤项的20分;

④ 无特殊原因及请假手续,学期旷课超过学期一半上课时间及以上者,过程考核(30分)为零分;

(2)思想态度、纪律意识及职业素质表现(职业素质表现)

参与学习的活跃度,学习态度的积极性,学习的认真与勤奋程度,遵守学习纪律意识等,占总成绩配比的10%,满分10分;

主动发言正确,表现良好者加3分,一般者加2分;

严重违纪每次扣5分;

上课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酌情扣分。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主讲教师

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

教学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

课程概况

{C}一、{C}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爱国热情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总体培养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研讨,使大学生能够厘清社会形势和正确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以及对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知识目标:

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开拓视野、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素质目标:

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增强学生振兴中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念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念,全面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诚、勤、信、行”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融于一体的当代合格大学生。

三、课程教学内容

模块1 目的和方法

任务1.学习目的、意义、学习的方法、途径

任务2.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

模块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

任务1.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

任务2.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任务3.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

模块3中国的外交与重大事件

任务1.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

任务2.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

任务3.大国外交形势。

模块3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社会热点

任务1.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方面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任务2.热点问题的情况及政策。

课程学时:

课程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训(实践)学时

8

6

2

课程考核方案

一、知识考核

1、成绩配比

知识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20%。

2、考核内容

每学期1次作业,作业满分20分。

模块1 目的和方法

任务1.学习目的、意义、学习的方法、途径

任务2.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

模块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

任务1.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

任务2.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任务3.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

模块3中国的外交与重大事件

任务1.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

任务2.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

任务3.大国外交形势。

模块3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社会热点

任务1.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方面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任务2.热点问题的情况及政策。

3、考核方式

考查课。随堂考试。书面完成:如简答题、案例分析、小论文等。书面作业每个学期预计布置1次左右作业,按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测赋分,总分40分。作业作答准确,要点齐全,字体端正,书面整洁为40分;作答较为准确,要点基本齐全,字体较为端正,书面整洁为30分;作答不太准确,要点缺失较多,字体潦草为20分。

二、能力考核

1、成绩配比

能力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50%。

2、考核内容

依据每一个专题的内容,随堂提问。学生回答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政治立场正确、言简意赅、普通话标准50分;思路较清晰、逻辑性较强、政治立场正确、语言较为简洁、普通话标准40分;思路较乱,逻辑性较差、政治立场正确、语言不简洁、普通话标准30分;政治立场不正确者,不论其回答效果如何,均记为0分,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3、考核方式

问答形式,计入成绩。

三、过程考核

1、成绩配比

过程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30%。

2、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参考:

(1)考勤

每一节课点名,考勤应严格认真地进行记录,旷课一节扣5分,并具备原始记录的留存文件。

(2)思想态度与纪律意识

参与学习的活跃度,学习态度的积极性,学习的认真与勤奋程度,遵守学习纪律意识等。积极参与课堂问答等同学,加5分。

(3)职业素质表现

敬业精神、团队意识、领导与组织能力、专业天赋与特长等,在课堂上积极鼓励表扬。

(4)平时学习成效评测

平时作业,如小论文,若欠交一次扣10分。

3、考核方式

主动发言正确的加2分;严重违纪每次扣5分,凡是上课看手机、看小说等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扣分;主动擦黑板、拉窗帘等加2分;

期末最后一节课,以一篇大论文形式作为知识考核、能力考核的书面依据。最后总成绩,辅以日常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